CN EN
CN EN
倒计时一周年! 广州职工硬核“撑”全运

适逢十五运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11月8日,“喜迎十五运  职工健康行”广州市第十届职工运动会“广州建筑杯”羽毛球比赛在广州国际羽毛球中心举行。

本次活动由广州市总工会、乐动在线登录主办,广州市工人体育场承办。来自全市各基层单位65支代表队,近千名职工运动员同场竞技,掀起全民健身热潮,营造广州职工喜迎全运的浓厚氛围。

迎全运,激活全市建筑职工活力引擎

当日,在与会领导嘉宾、广州建筑集团劳模工匠代表的共同挥拍启动下,广州市第十届职工运动会“广州建筑杯”羽毛球比赛正式拉开帷幕。近千名职工运动员将参与5天196场团体赛、268场单项赛的激烈角逐。

本次赛事设置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四项比赛,以满足不同水平参赛者的需求,促进更广泛的职工体育赛事参与,充分展现广州“羽球之都”的群众底蕴。

只留经典,不留遗憾

四次服务全运和亚运,为重磅赛事打造重量级场馆

从服务1987年六运会承建新中轴线地标“天河体育中心”,到服务2001年九运会建设广州体育馆,再从服务2010年亚运会建好海心沙市民广场,到服务2025年全运会,广州建筑职工建设了一大批重量级、专业化的体育场馆,见证了广州这座“世界体育名城”的一个个辉煌时刻。

其中,海心沙市民广场是亚运会的开闭幕式场地,是亚运工程的重中之重,施工工期仅为一年。2010年春节期间,该项目施工现场一片热火朝天,施工人员保持在1000人以上,全体建筑职工铆足了劲和工期赛跑,顺利完成此次承建项目。

把最美的样子留给全运会

三代人匠心传承,接力守护新中轴线地标“天体”

一座座羊城地标性建筑的背后,离不开每一代城市建设者的专注与坚守。

广州建筑属下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的何美莹家中一直珍藏着政府颁发的“建设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纪念碟”。“这是我父亲作为电气工程人员参与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建设所获得的。它承载着我祖父、我父亲和我三代工程师传承工匠精神的故事。”

何美莹的祖父、父亲都是广州市设计院的电气工程师,其父亲为迎接1987年的第六届全国运动会,项目建设期间每天都在工地现场处理技术问题,为天河体育中心的电气设计付出了大量心血。1987年8月,天河体育中心正式建成,成为国内首个一次建成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体育中心。

2025年,第十五届全运会将在大湾区举行,何美莹的父亲参与建设的天河体育中心又将承接相关赛事。这座走过近40年风雨的历史建筑,即将进行维护改造工程,以满足新时代竞赛场地标准。2023年相关改造工作正式开展,何美莹为该项目的建筑装饰设计负责人,继续守护天河体育中心。

50+劳模工匠,251+荣誉

广州城市建设“含金量”十足

一代代广州建筑人充分发挥广州城市建设主力军作用,用匠心打造精品工程,无论项目大小,都做到全过程精细化管理,累计获得中国建设工程领域最高质量奖项——鲁班奖42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33项,中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奖47项,国家优质工程奖68项、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61项。期间,先后涌现出赵松林、安关峰、古力、植坤潮等全国、省市劳模工匠人才50余名。

广东省劳动模范、广州建筑集团属下市政集团总承包分公司第四事业部经理梁志明,曾在亚运会周期完成全年32万吨的沥青混合料供料任务,保证亚运会开幕式成功举行。“对于建筑职工而言,最自豪的莫过于大型体育赛事在自己建设的场馆设施内举办。看着场馆内人声鼎沸,大家在欢呼呐喊,我觉得乐动(中国)的付出很值得!”

十五运再出发!

数字建造与绿色低碳高效同频献礼全运

“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将改造为近零碳建筑,成为全国首个近零碳大型体育场改造项目,助力十五运会实现碳中和办赛。”

十五运期间,广州建筑职工承接了超30个设计、施工和监理项目,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新一代技术让老场馆焕发新活力。广州市设计院集团绿色低碳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谭海阳介绍,其中,天河体育中心改造计划更换高性能外窗、采用节能玻璃,选用超高效空调系统、搭配室外机喷雾降温系统,照明系统使用高效灯具,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通过因地制宜性能化的绿色低碳升级改造,可节能降碳45%以上。

目前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场馆改造工程正处在攻坚收尾阶段,在广州职工的努力下,多个维修改造项目建设进度喜人:广州体育馆已率先实体完工,正在开展竣工验收;越秀山体育场改造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攀岩场维修改造项目、广州飞碟训练中心维修改造项目正在全力冲刺……为实现“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彰显一座城,幸福一座城”贡献羊城职工力量。

微信
微博
QQ空间
更多
返回列表
推荐新闻
全部阅读
Recommended news